唐朝的酒之漫谈
唐朝也是诗歌繁荣的时代,说到唐朝我们立马会想到天马星空的李白,现实写实的杜甫,还有描绘边塞之声的王昌龄,以及缠绵悱恻的李商隐。
在多如浩瀚的诗歌中,对“酒”的描写更是占据了很大一部分。李白自然不用说,《将进酒》还是我们以前默写过的文章呢,而王维也有“劝君更进一杯酒,西出阳关无故人”的离别感叹。
唐朝的酒按照用途来分有三种。一是官酒,二是私人作坊,三是家庭自产自用。唐朝的官酒有非常严格的管理体系,一般是由中央朝廷和各级官府管控。并且官酒也有两种类型,第一种是皇家用酒,一般用于皇室和国家祭祀活动;另外一种是各级政府自己经营自己使用的官酒。唐朝建立之初,当时就在长安城内设置了官员酿酒的专门管理部门,称之为“良酝署”。
这个部门的构成有如下史料记录:
“令二人,正八品下。丞二人,正九品下。府三人,史六人,监事二人。从九品下。掌醖三十人,酒匠十三人,奉觯一百二十人,掌固四人。”可见当时管理用酒的人员都是拿国家俸禄的公务员。
为了让皇帝喝上更好的酒,唐朝都城长安集聚了很多官方经营的酿酒作坊。其中延揽了众多优秀的酿酒师,采用当时最先进的酿酒方法进行酿酒。由于酿酒人才的流动带动了技术了交流和互通,所以此时民营酒作坊的酿造技术也同步得到了提高。
当时酿酒与售酒有点像现在的前店后厂格局,是一体的店铺。普通人称呼为酒楼、酒家、酒舍、酒肆等。凡是能够出售酒的,基本上都开着酿酒作坊。这些酒店供应充足,购买方便。唐朝的普通人只要喝酒就会来到这些酒肆之中。很多文人雅士生活开支的一大部分都交给了这些酒肆,有名的浪漫主义诗歌大师李白就曾经是这些店铺的常客。
由于酿酒技术的飞速发展,当时全国上下出产的名酒也比较多:郢州富水、乌程若下、河中桑落、剑南烧春、河东乾和葡萄、岭南云溪博罗、宜城九酝···这么多是不是都看晕了。
其实发展到现在,能完好保存至今的也只有剑南烧春了,如今咱们的古窖还继续在生产,穿越历史的长河,品一口剑南,尝唐朝味道。
99.8%的人还阅读了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