短剑随枪暮合围,寒风吹雪着人飞。
朝来道上看归骑,一片红冰冷铁衣。
这是明朝诗人、画家、戏曲家徐渭(文长)在一次抗倭大捷后写的《龛山凯歌》。诗未正面写战争场面,而从凯旋的“归骑”身上,显透出明朝将士为肃清倭患而浴血奋战之惨烈。这是在中华大地上进行的一场保境安民的正义之战。中日大规模的战争,明朝以前有两次:一是唐日之战,战场在朝鲜;一是元日之战,战场在日本。
公元645年,日本的政权易手,孝德天皇即位,组建以中大兄皇子和赴隋、唐的留学生为中心的政权,仿效唐朝,采用年号“大化”(日语的意思是“伟大的变化”,以后历代天皇均采用年号;今年,即2012年,是明仁天皇平成二十四年),实施一系列革新措施,史称“大化改新”。此后,日本进入封建社会,国势渐强。这一年,是唐朝贞观十九年,唐太宗亲率大军征高丽。当时朝鲜半岛是三国鼎立:新罗、高丽、百济。新罗在唐朝的支持下进行着统一战争。
唐高宗显庆五年(660),日本为恢复在朝鲜半岛的势力,中大兄皇子派2.7万兵力出征,联合百济的5千人马,对抗唐朝与新罗的军队。唐朝派兵出辽东以牵制高丽,另派苏定方率水军自山东成山渡海至百济,打败日本百济联军,生擒百济王义慈,划分百济地域为熊津等五个都督府。次年,日本加派军队至朝鲜半岛。龙朔三年(663)8月27日,中日两国史书上均有记载的白江(今韩国锦江入海处的一条支流)大海战爆发。唐朝水师7千余人,战船170艘,船坚且武器精良;日本水军万余人,战船千余,人多船多。日军首战失利,次日进攻又惨败。《旧唐书•刘仁轨传》说:“仁轨遇倭兵于白江之口,四战捷,焚其舟四百艘,烟焰涨天,海水皆赤,贼众大溃。”日本用汉文编写,公元720年成书的史籍《日本书纪》,在第二十七卷也记载了这场战争:“大唐军将率战船一百七十艘,陈列于白江村。戊申(27日),日本船师初至者,与大唐船师合战。日本不利而退,大唐坚阵而守。己申(按,应为已酉,28日),日本诸将与百济王不观天象,而相谓之曰:‘我等争先,彼应自退。’更率日本乱伍中军之卒,进打大唐坚阵之军。大唐便自左右夹船绕战,须臾之际,官军败绩,赴水溺死者众,舻舳不得回旋。”大战之后,日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,转而更积极学习唐朝的先进文化,从而巩固了大化改新封建化的成果。而且,此后千余年间,未向朝鲜用兵。
1977年,日本出版了一本《蒙古袭来研究史论》(川添昭二著),言及元朝对日本用兵之由来:一个叫赵彝的高丽人,对元世祖忽必烈介绍了日本的若干情况,引起忽必烈要日本朝贡的念头。该书引录了忽必烈在至元三年(日本文永三年,1266年)致日本国王的信:“……故特遣使持书,布告朕志,冀自今以往,通问结好,以相亲睦。且圣人以四海为家,不相通好,岂一家之理哉。至用兵,夫孰所好,王其图之。不宣。至元三年八月。”以后,又几次派使臣持信,但均遭日本幕府执政拒绝。
1274年正月,忽必烈下令高丽造船。10月3日,派2.8万兵力,900艘战船,从合浦(今韩国庆尚道马山)出发,攻占了日本对马和壹岐,在九州博多湾登陆。日军不支,节节败退。不料天黑之后,狂风暴雨骤至,元军船只多数沉没,只好匆忙撤兵。日本史书称此役为“文永之役”。次年,元朝派使节杜世忠持书至日本,幕府执政将其斩首以示坚拒。1281年,忽必烈再次发兵。5月21日,忻都、洪茶丘率东路军4万人从合浦上船,经对马攻博多湾,久攻不下。7月,范文虎(《新元史•范文虎传》说他是吕文德的女婿)率南路军10万(多数为南宋降将降兵)从宁波出航,渡海至北九州海面。月末,两路大军会合,谋划发动总攻。然而,猛烈的台风再次袭来,船翻人溺,东路军损失三分之一,南路军损失一半,4千艘船半数沉没。元朝只得再次撤兵。此役在日本弘安年间,日本史书称为“弘安之役”。《续资治通鉴》也载有这次战役,内说范文虎溺水后附乘坚舰得生,而他亲率的一支部队,除三人逃回外,全被日军歼灭。元兵征日虽然败归,但这史无前例的外族入侵事件,给日本幕府带来极大震动,对日本国人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影响。后来,有人极力渲染这是由于天神的佑护。这也是二战中日本“神风”队名称之由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