会宁地底下竟然埋着一位汉代皇帝的亲爹! 我们向外界介绍会宁,开篇便是会宁历史悠久,古道名城。而印证会宁悠久历史最有力且有形的鲜活证据之一,就是会宁城北二十铺汉墓群。
会宁汉代墓葬群分布于柴家门乡寨子至四十里铺西山腰,共分寨子汉墓群、北二十里铺墓群、张家湾墓群,现存大墓冢34座,皆为圆丘形封土堆。
遗址内可见汉代瓦片、绳纹板瓦、灰陶罐残片、残砖等汉代遗物,曾出土有陶灶、陶鸡等,是一处十分重要的汉代墓葬区。
其中的北二十里铺汉墓群位于柴家门乡二十里铺村,据清道光时期《会宁县志》载,王莽之父王曼即葬于此汉墓群中。这里的三处古墓共28冢(多有盗洞)。
一处二十里铺村南400米处,墓9冢,皆为半球型封土堆,墓群东依重阳山,西临祖厉河,四周为耕地。曾出土陶灶、陶瓶、陶鸡等随葬品,系东汉墓葬。1978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一处为二十里铺村寨子社东山坡处,当地人俗称古堆坪,墓12冢,封土高2-5米,底径4-8米左右。1988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一处为二十里铺村何家崖边社东山坡处,墓7冢,东山梁一冢最大,土堆高3米许,墓道被盗开,出土汉砖。
冬天的北方,草木干枯,山野枯黄裸露。阴山洼地略有残雪,也遮掩不住黄土的本色,整个旱塬一片荒凉。这些跨越时空的历史风景,一个个封土堆,或独立平地、山梁,或连片在山坡。有些已经很模糊似是非是,但从附近的盗洞以及盗洞旁边的砖瓦可知就是。
为了真实的记录汉墓现状,摄影家们搜寻了任何有价值的印迹。封土堆、盗洞、挖盗洞时运出的土堆以及残砖、断瓦、洛阳铲的探洞······
在拍摄一比较大的封土堆时,摄影家们发现其墓道敞开,显然是盗墓者所为。墓道为半圆形双层青砖箍窑状,有5―6深,端头似乎是一竖井,墓道里好多残砖断瓦以及尘土。
摄影师们在翻阅了好多安全常识,带了好多保护工具诸如麻绳、马灯、铁锹、手电筒、大型外拍照明灯、闪光灯、工作服、手套等的前提下进行拍摄,体现了他们对历史和文物的保护意识和敬仰之情。
可惜这个竖井的墓道被填埋,没法进入更深的墓道以及墓室。但听当地老百姓传说,这个墓道的墙壁上有壁画的痕迹。
在这个封土堆的正前方约20米处,一水平梯田的田埂下有一盗洞,这个盗洞比较小,仅能供一个人爬进去,盗洞稍微向下倾斜且比较平缓,似乎通向了这座封土堆,也就是通向了墓室。摄影师决定从这个盗洞爬进去拍摄墓室。其中一个手提马灯前面匍匐,一个拿手电筒后面跟随,弯弯曲曲前进了约十几米,这个盗洞被多年来的淤泥给回填了。他们只好匍匐退出盗洞。
一个七十年代末期,会宁县革命委员会所立的会宁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水泥碑,和随处可见的盗挖痕迹,共同见证着这片土地的悠久历史和古老文明---汉墓群。